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详细
山区农业怎么搞?生态循环功能农业小院模式好!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更新日期:2024/11/5 17:48:39

山区农业怎么搞?生态循环功能农业小院模式好!

    生态循环功能农业小院是在山区实施的一种现代化农业产业生产运营模式。山区地形复杂,土地资源有限,“独家又独院,依山还傍水,田少地块小”是小院的天然特质,必须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才能实现三农兴旺。由此提出生态循环功能农业小院,融合了生态循环农业和功能农业的理念。这种运营模式不仅注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还强调生态平衡和社会效益,力求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循环功能农业小院的特点

    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依靠山区立体空间形态,实现种养结合。梯田、坝地可以用于种植粮食、蔬菜植物,也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如茶叶、药材等。周边通过建立小型水库、池塘、湿地等措施来保护水源,同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积极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如稻鱼共生、林下养殖等,提高生态效益。

    化地形劣势为生态农业优势。充分利用山区地形高度差即地势特点,将现代生态农业技术通过整体规划和系统布局,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模式,形成完整的物质、能量循环网络,促进物质多次重复和循环利用,形成多业并举、多级转换、良性循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稳定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2.功能农业在山区小院的实施

    山区往往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发展功能农业,即通过种养富含特定矿物质如硒、钙、锌等或生物功能因子如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生物碱等的动植物,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高山功能蔬果、林下功能跑鸡、功能柏籽羊肉等等。这些产品因其独特性而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同时,品牌建设相当重要。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等方式,打造山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附加值。

    3.对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贡献

   生态循环功能农业小院可以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比如通过多样化种植和养殖减少对单一作物的依赖,提高农业系统的稳定性。更要的是它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就是说,它不仅提供食物,还可以提供教育、旅游、文化等多种功能,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4.实施中的挑战和对策

    山区的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是实施生态循环功能农业小院的挑战之一。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山区的对外联系。
   技术和资金的缺乏也是限制山区农业发展的因素。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科技下乡、金融支持等方式,为山区农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补贴等,以降低山区农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

   建立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适宜山区的农业技术和管理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总之,生态循环功能农业小院在山区的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和市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以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对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